從信誼幼兒文學獎 看台灣原創圖畫書的發展
文 / 信誼基金會執行長  張杏如

三十年前的1978年4月,信誼基金會為了關懷幼兒教育,成立了台灣第一家專業為幼兒出版圖畫書的出版社。那是一個走入書店找不到圖畫書的年代,父母們總是問:幼兒也需要看書嗎?幼兒又不識字,怎麼看書呢?圖畫書只有圖,沒有幾個字,也是書嗎?我們面對的社會,普遍缺乏對幼兒早期教育的認識和重視,當然更談不上對幼兒文學或圖畫書的了解。

為台灣幼兒文學踏出第一步
出版社是成立了,但是作品在哪裡呢?雖然我有幸遇見了許多老師,在那個充滿理想和社會關懷的年代,無論是作家、畫家、設計家、編輯、乃至圖畫書的愛好者、收藏家,都用他們的專業和熱情帶領著我們,為了台灣的孩子,甚且親自參與,投入了在當時看來似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和夢想。是啊,我們多麼想為台灣的幼兒出版圖畫書,我們多麼想讓台灣的孩子也有圖畫書可以看。我們在不可能中摸索前進,尋找可能。選在1978年的母親節,第一本書《媽媽》出版了,林良先生的文字、趙國宗老師的圖、曹俊彥老師的編輯。但是,在一個完全沒有圖畫書傳統的社會,我們只能慢慢的走。

在李南衡先生和曹俊彥老師的帶領下,一系列的幼幼圖畫書出版了。但很快的,作為一個以幼兒教育為工作主軸的基金會
,我們面臨了要在大量、快速引進國外圖畫書和堅持創作之間做出抉擇。對於設立一個鼓勵本土創作的幼兒文學獎,期間雖已有很多先進如林良先生、鄭明進先生的敦促和期許,卻是一個遠從美國洛杉磯回來台灣買書的幼兒園老師,讓我下了決心;她回來找有中國臉的孩子的書。為什麼?因為孩子要在書中找到可以認同的對象。雖然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國際化的社會,但幼兒基本上要從生活中學習,從實際的經驗中學習,我們不可能只仰賴國外的圖書來滋養我們的孩子。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語言文化中成長,成為一個有自信而且認同自己文化的人。

 
  信誼基金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Hsin-Yi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 信誼基金會